解码刁亦男:《白日焰火》为何拍成这样?(1/9)

来源:搜狐娱乐 责编:kyumin 日期:2014-3-27

刁亦男


  搜狐娱乐讯(马嫚丽/文 玄反影/图 李楠/视频)在刁亦男的第三部电影《白日焰火》得了金熊奖后,电影圈一阵欢欣鼓舞。世人一贯喜欢制造盛名,刁亦男前十年的默默无闻,加深了这部电影的神秘感。在某种程度上,《白日焰火》成了一部解救华语电影的神片。
  特别是在广电总局和中影的扶持下,《白日焰火》被定为今年的重点电影项目,和它一起的,是张艺谋的《归来》。这背后的意思是,刁亦男和张艺谋一样成为华人之光。
  不过,《白日焰火》公映后,不同的声音开始流传。有说好的,“这是中国十年最好的电影,没有之一”;有说烂的,“它得金熊奖还不够格。”片中繁复的符号,譬如“瓢虫”,“冰刀”,“扑克牌”,乃至王学兵随身携带的冰刀,临死前买的烟,也有各种不同的解读。相当一部分观众给出的反映是“看不懂”。
  《白日焰火》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?外界又为何批评这部电影“手法稚嫩”,“抄袭经典”,“堆砌符号”?
  我们并非给《白日焰火》定性,单纯评判它是好是坏。事实上,电影作为一项光影艺术,对它是喜好还是厌恶,往往和一个人的性格喜好甚至生活经历息息相关。我们试图通过对刁亦男个人经历的了解,让大家大致清楚,《白日焰火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口碑两极的影片?

编辑推荐